• 首 页
  • 校院概况
  • 教学工作
  • 科研资政
  • 干部培训
  • 对外培训
  • 行政后勤
  • 党的建设
  • 对外交流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资政 > 科研动态

    【凝心聚力建设“一城两区三门户” | 运城日报刊文】张瑾:用高质量发展书写“民生答卷”

    时间:2025-04-14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字体:
    用高质量发展书写“民生答卷”
    市委党校决策咨询部教师  张瑾

           民生问题是关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的重大问题。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来全市的经济工作并部署了2025年全市经济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将“瞄准民生福祉改善,增添群众笑容”明确为必须紧抓落实的重点任务之一,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的好运之城而接续奋斗。

    以民生改善助推经济发展,建设富裕的好运之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实践充分证明,民生改善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支撑,民生改善有助于增强人民群众生产和消费的积极性,在促进本地区发展的实践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助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为民造福作为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民生改善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在就业方面,我市各级人社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多措并举持续优化就业服务,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提供了多元渠道和广阔平台,全力稳住了就业基本盘;在教育领域,全市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推动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特殊教育实现县域全覆盖,并加快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为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在医疗保障领域,我市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我市实现了普惠补贴全覆盖,积极开展专项救助,实现养老体系的多元化,大大提升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生领域改革极大地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一方面为我市营造了勤劳致富、奋发向上的社会氛围,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民生改善创造出更多经济发展的空间,有助于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为我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内生动力,以提升市域经济“硬实力”助推全面建成富裕的好运之城。

    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有效对接,走向文明的好运之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认识发展和稳定、发展和民生、发展和人心的紧密联系,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是党和政府共同关注的重大议题,经济发展为改善民生提供最为重要的资源、资金和服务,推动整个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繁荣。然而,仅依靠经济发展并不能全面衡量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发展必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发展必须为了人民、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此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由此可见,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之间是相辅相成、有效对接的辩证统一体。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不仅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更要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实在在享受到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的保障。总而言之,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共同构成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富裕和幸福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相辅相成,不断增强全体市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更将吸引源源不断的人才和资源,持续赋能实现运城高质量发展,走向文明的好运之城。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幸福的好运之城

           民生改善是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众的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和规划时,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为根基,确保发展成果能够促进民生改善并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基于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民生改善有利于增强社会稳定性,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从而能够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进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强调,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瞄准民生福祉改善,增添群众笑容”列为经济工作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发力点之一,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住房等民生领域的重点问题,做好“一收一保”,优化“一医一教”,发展“一文一体”,保障“一老一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设幸福的好运之城。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持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的繁荣增长能够提升民众生活质量,民生改善则有助于增强社会稳定性,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从而进一步助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运城将进一步扛牢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民生改善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围绕“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的好运之城”的总体目标,勇于担当、接续奋斗,奋力书写更加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民生答卷”。

    (来源:运城日报   编辑:邸雪梅)

    科研资政
    校院新闻
    • 市委党校2025年春季学期主体班开班
    • 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市委书记储祥好主持并讲话
    • 市管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市委党校开班
    • 运城市委党校2024年秋季学期主体班开班
    • 全市党校系统召开2024年教师节庆祝大会
    校院简介
      中共运城市委党校、运城行政学院、运城社会主义学院、运城国防教育学院实行“四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体制。现有教职工11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3人(教授6人,副教授18人,讲师18人),同时聘请30余位党政领导...
    联系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河东东街386号 联系电话:0359-2090399 邮编:044000
    中共运城市委党校版权所有 晋ICP备14005353号